第六週默想經文

第二十九天(3/14 星期一)

經文 路加 23:32-34
經文主題 主在十架上受刑向父神禱告說:“赦免他們”,反思主如何寬恕那些無知的人。
反思問題
  1. 耶穌從客西馬尼園禱告至逮捕,受審,受凌辱,被群眾喊殺都是孤單的,但來到刑場時祂不再孤單了,因有兩個死囚同時被釘在十字架上。反思主那時的心境:為什麼當權者視耶穌與罪犯等同?
  2.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身體開始被撕裂,官感受極度痛楚,祂沒有高聲慘叫也沒有自憐自艾,只向父神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祂這體貼神的心意,與體恤人無知的心對我們有什麼教導?當我們被人陷害時應如何回應?
  3. 耶穌在世所作,所行,所傳的都是善惡分明,這是這樣才招來祭司長和猶太群眾動起殺機,最終被釘在十字架上。但祂的犧牲是使人脫離無知走出善惡不分的邪惡,重建珍貴的生命。我們是否願意讓人認識耶穌,脫離無知,重建生命?

第三十天(3/15 星期二)

經文 約翰 19:19-22
經文主題 耶穌十架上牌子所寫的名號,反思主的王權與世人的關係。
反思問題
  1. 按照耶穌十字架上的牌子所寫的名號,對彼拉多,祭司長是什麼意思?對信徒有什麼意義?
  2. 為什麼這牌子要寫上三種文字?這樣的寫法如何反映當時社會的情形?對我們傳福音的信息有什麼啟示?
  3. 為何祭司長反對彼拉多在牌子上所寫的字句并要求彼拉多照他自己的意思改寫?為何彼拉多不聽從?這是一場政治角力嗎?這牌子如何反映主耶穌的終極王權?

第三十一天(3/16 星期三)

經文 約翰 19:23-24
經文主題 耶穌被釘在十架上時衣服完全被脫下成為赤裸的羔羊,反思我們如何回應主完全的捨己。
反思問題
  1. 耶穌在十字架上赤裸受刑,看見兵丁們在下面均分祂的外衣和拈鬮祂的內衣當為他們的戰利品,我們想象主耶穌那時有何感受?當我們被人羞辱時我們如何回應?
  2. 福音書作者約翰將兵丁們均分祂的外衣和拈鬮祂的內衣這段小插曲看作舊約聖經在耶穌身上再一次被應驗,究竟作者的用意是什麼?我們同意詩篇二十二篇十八節的預言是應驗在耶穌身上嗎?若同意的話我們的回應是什麼?
  3. 從救恩的理念思想耶穌在十字架上赤裸的身軀代表了祂坦蕩真誠,聖潔無暇,毫無保留,全然獻上,任罪人去支取。我們這取得了祂的肉,祂的血之人如何報答祂的大恩?我們應否將這大恩見證給他人?

第三十二天(3/17 星期四)

經文 約翰 19:25-27
經文主題 四個女人與一個門徒在耶穌垂死的時刻接近祂,反思親情的偉大。
反思問題
  1. 耶穌被豎掛在十字架上,兵丁分取了祂的衣物之後才准許人走近十字架旁。三個女人,一個男人伴著耶穌的母親來到耶穌刑架之下,我們想象那個情景是如何?耶穌的心境,母親的心境是如何?想象這情景若發生在我們當中,你我會到場嗎?
  2. 當時耶穌有十一個門徒,祂被豎掛在十字架時只有一個門徒在場,其他的門徒在哪裡?誓死跟隨耶穌的門徒在哪裡?反思主被釘時我們在哪裡?
  3. 那時耶穌流血過多,將近氣絕,祂仍心繫母親,垂危託母,將母親交給唯一在場的門徒照顧,這囑咐看似只表露耶穌完全的人性,親情的偉大,我們認為它可以與救恩相連嗎?它可切實地顯出有血有肉貼近人性的天國福音嗎?

第三十三天(3/18 星期五)

經文 路加 23:39-43
經文主題 耶穌和兩個同釘十字架的犯人的對話,反思福音的信息。
反思問題
  1. 通常一個人在臨終所說的話是出自他的心靈。兩個與主同釘十字架的犯人其中一位先發言,但他的言詞是嘲罵耶穌無能,譏諷耶穌自欺欺人,我們能從他的言詞裡找出他內心所蘊藏的苦毒嗎?如果我們是他的輔導員,如何作出適當的輔導?
  2. 而另一個犯人應聲責備嘲罵耶穌的犯人,在他回應的言詞裡是否合情合理?他的言詞有沒有表達悔意?最後他把握機會求耶穌收納他令我們驚愕嗎?為何?從耶穌的回應裡我們認為他得救嗎?
  3. 從兩個犯人和耶穌的對話中我們得著什麼方面的福音信息?我們如何與未信的人分享?

第三十四天(3/19 星期六)

經文 馬可 15:33-36
經文主題 耶穌在十字架上向神的悲鳴,反思神拯救世人之法。
反思問題
  1. 十字架的刑罰是讓死囚慢慢地受失血的痛苦而死亡。耶穌經過六小時慢慢的衰竭,遍地都黑暗了,祂仍未血盡而死,我們思想為什麼耶穌在十字架上受如此的肉身痛苦?這對我們遇到肉身上痛苦時有什麼幫助?
  2. 當耶穌叫“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祂是接受從未經歷過與神分離的悲痛,好像一個人被神譴棄的孤兒,神如此的忍心有何目的?難道神拯救人沒有別的方法嗎?神這樣對待祂的愛子還能顯出神對人的愛嗎?
  3. 耶穌在最後一刻中發出最淒慘的悲鳴當時的人明白嗎?跟隨祂的人明白嗎?今天世人,你和我明白嗎?